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曾预测,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和土壤污染治理环保投资需求约为4.3万亿。在此背景下,我国现有的投融资机制无法满足发展环保产业产生的巨大资金需求。
目前我国环保行业整体处于政策红利期,为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不仅是当下,也是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和政策的关键所在。想继续加大环保的资金投入,就要通过创新模式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由此,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环保投资占比小 远低于发达国家从投资情况来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曾表明,要使我国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普,环保投资需占GNP的2%以上。而目前我国投资规模总体偏低,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比重;从融资情况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融资渠道和主体均发生了改变,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布局,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等四大方面,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七成以上都是依赖于政府投资完成,导致出现了主体倒置的情况。
国资入股 环保产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近一年来环保产业整体出现一轮较大调整,主要特征为国资通过收购民营环保企业股份,密集进入环保产业。国资入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保产业的信用状况,同时也缓解了民营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尽管如此,在项目方面,社会资本多通过PPP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多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这种模式下,需要企业先行垫付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前期投资,这对企业现金流管理能力存在较大的考验。因此,项目资金来源多为公共财政资金支付,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运作仍然不够活跃。
绿色金融体系初长成 创新下好环保投融资大棋。综上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金融手段亟待创新,需要从监管层面引导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精准支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保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指出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发展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建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统一国内绿色债券标准等利好环保产业的支持政策。
4月30日,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环保领域是REITs七大重点基建领域之一。随着REITs对环保行业逐步放开,环保产业将进入现金流红利时期。
7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运营,注册资本885亿元,这被认为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有专业人士解释道,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将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
这背后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一盘大棋,除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其中还涵盖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交易、环保装备融资租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绿色债券等。这对于环保产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随后将会有更多的经济、市场和资金等手段进入,将推动解决环保产业投融资问题。 |